微信扫一扫
“不用出家门,也不需要操作复杂的智能手机,人社部门通过大数据就给我完成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太方便了!”近日,家住南岸区长生桥镇的退休居民刘兴纯体验到了我市养老待遇资格“无感”认证服务。
来自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数据统计,今年1-9月,全市有280万退休人员实现大数据认证和互联网认证,占全市认证人数的45%。
退休人员用手机完成养老待遇资格认证。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以往,退休人员需要每年通过人工、手机APP认证等方式,在固定时间内进行待遇领取资格认证。认证渠道多,但操作稍显复杂,对于部分年龄较大,不太会操作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退休人员来说较为不便。
刘兴纯体验到的“无感认证”,其实是人社部门利用现代大数据技术推广的“静默+互联网”认证。通俗说,就是通过“大数据认证”对领取养老金的人员,进行全方位行为轨迹分析,动态判断其生存状态,默默地就实现了生存认证。既不用操作智能手机,也不用出门去现场认证,就能完成养老待遇资格认证。
比如,退休人员接种了新冠肺炎疫苗,通过与区卫健委共享疫苗的接种数据,核实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信息,数据后台就自动完成了对该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认证。
同时,人社部门还主动引导退休人员通过手机APP进行生物特征识别,让老人不跑腿、少跑腿。
此外,通过全市统一的资格认证系统,实现市、区县级两个层级数据的相互补充和比对,确保大数据认证广覆盖、免打扰。
“看镜头,眨眨眼睛,转一转头……”家住江北区大庆村罗婆婆对着手机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半分钟不到,就完成了资格认证。
针对部分高龄老人操作智能手机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人社部门针对性开发领取养老待遇资格认证“长辈服务专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可由家人在“重庆人社”APP进入“长辈服务专区”,绑定亲情号辅助认证,根据页面提示完善相关信息,老人动动手指、眨眨眼睛、张张嘴巴,即可便捷完成认证。
目前,重庆通过推行“多维度”的大数据共享,已经实现与人社部协同平台直连。现有92.5万人通过飞机、高铁出行数据和部级APP认证数据实现“免打扰认证”。
同时,通过完善市级人社信息资源共享,在我市范围内,凡是通过本人现场办理社保卡或在网上申办社保卡并缴费人员均视作完成资格认证,惠及退休人员106.7万人。
此外,还通过共享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合作银行社保卡金融账户激活信息,有10.2万人实现了账户激活和资格认证同步办。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持续优化包括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等涉及老年人高频使用的政务服务事项适老化改造,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待遇领取人员提供更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
-END-
监审:龙浩
声明:来源重庆发布
官网:www.cb630.com/www.sfw1987.com
有奖爆料:17782211188
商家合作:16517771111
剧本征文:13436278800
广告合作:023-56826888